顛癇
提到顛癇大家可能還會停留在手腳抽動及口吐白沫的印象,其實顛癇的型態有很多種,包括局部或是全面性的發作,症狀諸如皮膚感覺異常、嗅覺異常、雞皮疙瘩、失神等都有可能,其造成原因為腦部不正常放電,導致訊號的混亂,因此產生異常的動作。
造成顛癇的原因
顛癇是多數是由腦部異常所引起,可能的原因為過去頭部外傷、腦部感染、腦部腫瘤、先天構造的異常、腦中風等,也有由其他因素包括代謝異常等引起顛癇的發生,此外尚有一部份是未明的,可能和先天體質或遺傳有關。
顛癇的誘發因素
多數顛癇的病人在發作前都會有預感,包括異常的感覺等,細問之下也發現有些共同的誘發因素,包括太累、睡眠不足、感冒和發燒等,這些誘發因素其實是可以詳細觀察和記錄的,因為避開這些因素可以減少許多發作,也可以獲得較穩定的生活品質。
顛癇的處理
1.首重發作頻率的控制,試想天天發作,又不知何時發作,不但影響生活品質,也造成莫大危險。甚至在開車時發作,豈不是拿生命開玩笑,因此規律的服藥才能確實控制這些問題。多數病人都會擔心藥物是不是會越吃越多,甚至吃久了是不是會傷肝、腎等,其實這些都是過度擔心,在安全的劑量且監測下,只要穩定了甚至是可以減藥的,再來適度補充維他命D、鈣、葉酸或是維生素等,也可減少長期的副作用。
2.避免個人從事危險性活動,雖然控制穩定,但不表示不會發作,因此避免這些活動才可減低風險。
3.正常的生活,但要避免過度勞累,最好有正常的作息,另外避免喝酒、咖啡或茶等刺激性食物。
4.多數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,那就是病人發作時會咬到舌頭,其實我們只需要讓病人有一個安全的環境,包括周圍無尖銳的物品,並將病人的頭轉一邊,避免嘔吐物堵住呼吸道,這樣就可以保障病人發作時的安全。無需以異物或手塞入病人口中,因為異物可能會吸入,反而造成危險,而手塞入則可能被咬傷,並沒有任何好處。
5.一般發作並不會超過5分鐘,而發作完後病人會很累且嗜睡,此時應移至安全的地點讓病人休息,原則上是可以觀察的,不一定要送醫院。然而若是時間過長,或意識沒有恢復,則應儘速送醫。